学科简介
     
    学科建设简介
    2019-10-25 13:52  

    本学科于20 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大气环境方面的研究,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和积淀,逐步形成了大气环境及其污染控制、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环境催化、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并积极开展环境 3S 技术研究,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现拥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环境科学 2003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 年被遴选为四川省重点(培育)学科;2010 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授权点;并拥有大气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学科定位与目标:

    定位:建成以大气环境及其污染控制为主的西部地区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科。

    目标:建成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知识创新基地、现代环境产业技术应用推广基地和环保科普基地;培养学术造诣高、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将本学科建成四川省重点学科;将大气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成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和污染控制等方面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创新研究,在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优势与特色:

    依托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大气科学,李祚泳教授和邓新民教授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率先开展了大气环境评价、大气污染扩散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大气环境及其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特色。本学科形成了拥有教授 9 人、副教授 11 人、博士26人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科团队;学科团队注重基础与应用研究,近四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科技部项目 8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横向项目70项,到账经费1100余万元,多项研究成果得以推广和应用;拥有气质联用仪、X-射线荧光光谱等实验仪器和装置 1400 台(套),总价值 2000 余万元,实验室面积 2400余m2的良好科研平台;研究生培养质量高,近四年研究生在“J.Mol.Catal.A”、“中国环境科学”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被 SCI、EI 收录20余篇,多名研究生获得全国三好学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人才培养目标:

    本学科立足西部地区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科学态度严谨,具有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环境保护发展需求。学科方向设置:本学科立足西部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如下 4 个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方向。

    大气环境及其污染控制:依托大气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结合四川盆地的地形和气象特殊情况重点开展了大气污染特征、大气污染源清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以及大气灰霾成因、预警预报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为四川盆地灰霾的防治提供了科学支撑。并进行了锅炉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和脱汞及资源化的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锅炉烟气一体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四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环保)科研专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EI 收录 20 余篇,申请专利 15 项、授权专利 10 项。

    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针对我国西部开发及城市建设中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运用支持向量机、蚁群算法等多种新的数学方法和模型进行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和预测,为水环境管理提供了理论及方法支撑,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将现代生物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应用于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畜禽养殖废水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及技术研发,相关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四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等 20 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80 余篇,其中SCI、EI 收录 20 余篇,申请和授权专利 10 余项。

    环境催化:采用现代催化理论与技术,对甘油及 CO2的催化转化、新型燃油汽车尾气净化、有机物光催化降解的新型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在 J Ind Eng Chem, 催化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2012 年以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 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 70 篇,其中 SCI、EI 收录 20 余篇,部分成果发表在相关领域的二区学术期刊,申请和授权专利 5 项。

    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针对钢渣、城市污泥、中药渣和农作物秸秆等的资源化利用开展研究,将开发出钢渣吸附剂、城市污泥吸附材料、中药渣复合生物吸附剂和生物质活性炭等用于环境污染物治理,并利用中药渣开发出了单细胞蛋白、灵芝菌质和生防制剂等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新型钢渣及其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成果经过专家鉴定认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发表学术论文近 60 篇,鉴定成果 2 项,申请及授权专利 10项。

    国内外影响:

    在大气环境及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大气扩散模式、灰霾防控及预警预报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有机酸强化粗颗粒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用于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技术被专家鉴定为“处于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在水资源与水环境不确定性分析模型及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较重大突破,专家认为“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近四年来发表论文 300 余篇,SCI、EI 收录 70 余篇,部分成果发表在 SCI 一区和二区刊物上,如《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5 IF=4.917)。近四年本学科多名教师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省环保厅等的项目评审和咨询工作达 500 余项。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