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资环学院举办第五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聚焦生态环境与前沿技术融合
    2025-10-27 许念  资源环境学院 审核人:徐成华   (点击: )

    2025年10月27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在航空港校区2201教室成功举办本学期第五次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2024级研究生方柳璇主持,牛豪、尹纯强、邱玉倩、向顺林四位同学作学术报告,190余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与交流。

    五位报告人围绕生态环境与前沿技术,展示了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成果:

    方柳璇在《中国湖泊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临界土地利用阈值的确定》研究中,创新提出“非生态用地与生态用地比例”指标,通过六大湖泊实地采样,确立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阈值,为“生态红线”政策落地提供了量化依据。

    牛豪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为题,构建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系统分析了甘南藏族自治州2000-2023年的生态演变格局,揭示了自然与人为因素对区域环境的驱动机制。

    尹纯强在《机器学习在土壤污染识别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中,展示了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模型在污染源定位、修复优化中的实践价值,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潜力。

    邱玉倩围绕《以黄铁矿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技术研究现状》,深入剖析了该低碳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与挑战,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径。

    向顺林以《近40年长江源区融雪性径流增长的时空差异性》为题,揭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融雪径流的时空演变规律,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学术交流充分展现了多学科方法在解决复杂环境问题中的融合优势。从湖泊生态到高原环境,从机器学习到污水处理,五位研究生的报告既体现了学术前沿的探索,更彰显了将科学研究落地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实践导向。科学思想的碰撞为与会师生带来了深刻启发,为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闭窗口